功能選單
 
金爐燃燒現場狀況

一、政策推動背景與目的

  屏東縣為宗教文化活絡地區,截至113年,廟宇總數達1,139家,民眾於春節、中元普渡及神明聖誕等重要節慶普遍有焚燒紙錢、香支等祭祀習慣。然而,焚燒紙錢不僅可能引發火災風險,其紙材中所含金屬(如金箔、鉛)於燃燒後亦會產生懸浮微粒(PM2.5)、一氧化碳與異味,危害人體健康,並造成空氣品質惡化。特別是在紙錢成捆焚燒不完全的情況下,更易形成大量落塵與煙害,對社區生活環境產生衝擊。

  為改善因傳統焚燒習俗所導致之空氣污染問題,屏東縣政府環保局自民國94年起即啟動紙錢集中焚燒政策,並於初期試辦後擴大至全縣推行。後續更持續推出多元化減量方案,除集中燒措施外,亦透過以功代金、以金代金、廟宇減量輔導、線上參拜等創新方式,協助民眾在保有宗教儀式感的同時,逐步轉變傳統焚燒模式,達成信仰與環保兼顧之目標。

金爐俯瞰照
以金代金照

二、執行成果與效益展現

  為有效落實源頭減量與污染防制,屏東縣於109年設置全國首創「金屏安專用環保金爐」,導入傳統閩式建築語彙並結合現代防制設備,兼顧民俗文化與法規排放標準。金爐啟用後,不僅於三大節慶期間處理大量集中紙錢,亦逐步擴及平日慶典,並獲多數大型廟宇(如玉皇宮、福安宮)主動響應,自行封爐改由政府統一收運。113年共計收運紙錢1,374公噸,空品改善成效顯著。



  另一方面,環保局亦積極回應民間對儀式感之需求,於112年進一步推出「以金代金」方案,提供象徵性開運金幣取代焚燒紙錢,讓信眾可於祭拜時領取金幣、定期過爐,保有祈福儀式的精神內涵,亦兼具環保功能。截至114年,共有22家宮廟響應「以金代金」,減燒紙錢達282公噸,年減PM2.5等空氣污染物超過4.5公噸,並有效降低焚燒陳情案件數,顯示社會接受度與實際效益皆逐步提升。

集體照

三、多元友善參拜管道建置

  除集中燒與減量作法外,屏東縣亦配合推動多樣化環保祭祀選項,設置「線上參拜網站」作為民眾遠距祈福平台。透過虛擬參拜、線上祈福等方式,提供不便親至現場或希望以環保方式祭祀者之替代選擇,降低實體焚燒需求,同時延續心意傳達與文化儀式。


 
  © 2010 屏東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版權所有|建議螢幕解析度 1024 x 768
本局電話:08-7351911#422 服務時間:08:00-17:00 90067 屏東縣屏東市北興街56號
環保陳情:080-0066-666、08-735-1928 服務時間:00:00~24:00
線上祭拜人次:149265